一、结构发泡材料概述 (1)定义 结构发泡材料是指密度在10—60kg/m3之间的发泡材料。这种制品表面呈封闭的致密表层,坚硬稳固,而芯部却呈蜂窝状微孔泡沫结构,坚固的外表层使结构发泡零件具备独有的强度和硬度。制品不仅抗弯曲、刚性好,而且制品的内应力小,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大的变形。结构发泡制品还可进行表面处理,具有机械加工性能好等特点。 (2)优缺点 优点:①结构发泡制品可以在需要增加硬度时增加材料的厚度,但重量不会随之增加;②可以降低制品的内应力;③提升制品的空间稳定性;④增强制品的坚固性;⑤可在制品中加入高性能设计;⑥可以达到不同的模壁厚度;⑦可减少/消除制品缩痕;⑧能制造大型零部件。 缺点:① 成本较高。制品表面呈旋涡状纹理,必须加以修整才能获得满意的外观。由于制品内层有发泡剂,在上色前必须留有24至48小时进行排气,以防涂膜起泡,而且需要为低压结构发泡制品上色才能够获得具有美感的表面,导致了成本较高。 ② 制品表面易凸起。结构发泡制品一般都有较厚的截面,特别是在补强肋、凸毂和角板部位。结构发泡材料具有绝缘的属性,从而延长了周期。如果在材料还未充分冷却前就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,残留在内的发泡剂压力会导致“post-blow”(后发泡)。Post-blow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制品表面有凸起,通常是在厚壁部位。 ③ 发泡剂也会引发问题。化学发泡剂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副产物。必须考虑副产物的化学成分,确保其不会造成树脂的降解。因此,在选择发泡剂时,最好从发泡剂或者树脂供货商那里了解他们的兼容性。 (3)应用领域 结构发泡零件具有坚硬、空间稳定性高和能承重的特点,可应用于各种领域,包括物料输送、商用机器、农业、电信和娱乐业等。
|